2024年,管理学院共获批42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包括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8项,包括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同时,管理学院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以下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级科研奖项具体名单。
一、国家级科研项目获批名单
项目类型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批准金额(万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 |
基于董事兼任实体语义关联的企业财务欺诈风险分析研究 |
温石刚 |
青年项目 |
30 |
2 |
新创企业海外市场进入的分类策略选择研究:前因组态、过程与经济结果 |
陈小梅 |
青年项目 |
30 |
3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投资的影响:进入、退出与组合绩效 |
谭晓霞 |
青年项目 |
30 |
4 |
政府规制下网约车平台供应链的定价与新能源化策略研究 |
林晓刚 |
面上项目 |
40 |
5 |
区块链驱动的农业供应链融资决策与模式选择研究 |
林强 |
面上项目 |
41 |
6 |
数智化营销情境下口碑再传播机制研究:基于口碑特征和消费者动机处理特征的双重视角 |
张德鹏 |
面上项目 |
40 |
7 |
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服务化机制及其绩效研究:基于可供性和价值共创视角 |
王永健 |
面上项目 |
4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1 |
AI生成营销内容对消费者趋近-回避行为的影响机制与对策研究 |
付辉建 |
一般项目 |
20 |
2 |
数字技术“可供性”对制造企业绿色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
李鸿雁 |
一般项目 |
20 |
3 |
粤港澳大湾区碳失衡长期风险识别与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
兰泽英 |
一般项目 |
20 |
4 |
预防规模性返贫视域下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 |
周杨 |
一般项目 |
20 |
5 |
人与生成式AI协同驱动企业产品创新的机制 、路径及对策研究 |
谭玲 |
一般项目 |
20 |
6 |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赋能的理论机制检验和政策体系研究 |
陈修德 |
后期资助项目 |
35 |
7 |
基于制度视角的中国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黄灿 |
后期资助项目 |
25 |
二、省级科研奖项名单
省级科研奖项名单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获奖等级 |
1 |
分类理论述评:一个基于分类化过程的框架 |
吴小节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 |
新型研发机构研究——学理分析与治理体系 |
张光宇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3 |
Configurations of effectuation, causation, and bricolage: implications for fim growth paths |
安雯雯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4 |
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情境的拼创机制 |
张延林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管理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为己任,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前沿科学问题,紧扣学校“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提前布局,积极谋划,精耕细作。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级基金及其他各级基金的申报工作,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除进行点对点申报动员外,还采取了“1对1结对子”辅导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专家线上线下问诊、模拟函评等一系列举措,尽可能实现申报周期内指导和服务的全覆盖,获得显著成效。
管理学院近三年国家级基金及其他各级基金立项数逐年递增,科研活力不断提升。未来学院将继续做好课题申报指导服务工作,争取在学科建设、基金申报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再创佳绩。
作者:苏涛、胡小红
编辑、初审:李嘉雯、付辉建
终审:马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