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监管型小股东的治理效应:基于财务重述的证据
报告人:何慧华博士(复旦大学)
时间:2021年12月27日(周一)9:00-11:00
腾讯会议ID:672394395
报告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2014 年证监会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便是为此所做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考察投服中心设立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治理效应以检验这项制度创新的保护效果。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基于手工收集的投服中心真实行权数据,同样发现被投服中心行权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确实显著减少。此外还发现,该治理效应在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审计质量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投服中心作用的实现机理,我们发现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法律诉讼风险增加,产生威慑效应,是我国现有行政司法体系的有效延伸;此外,投服中心行权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股东“用手投票”,提高了股东大会的整体参与度和中小股东参与度。
【何慧华个人简介】
何慧华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成果发表在《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经济问题》、《金融学季刊》、《投资研究》等学术期刊。
报告题目:保代本地关系网络的违规治理效应:来自IPO的经验证据
报告人:何雁博士(上海财经大学)
时间:2021年12月27日(周一)9:00-11:00
腾讯会议ID:672394395
报告内容摘要:
提升IPO企业质量是发展资本市场、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保荐代表人社会资本角度出发,研究了保荐代表人在IPO企业所在地的社会资本对IPO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以2004-2016年IPO企业为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本地保荐代表人签字的IPO企业,在保荐期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概率更低;(2)在社会网络更加密集、更加依赖关系型交易的地区,上述关系更为显著。最后,本文还发现,本地保荐代表人签字保荐的IPO企业收到的监管问询问题数量更少、投资者购买股票意愿更强、媒体负面报道数量更少,间接说明本地保荐代表人的治理效应能够被市场参与者识别。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如何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理解中国保荐代表人行为模式和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何雁个人简介】
何雁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IPO、信息披露、信息中介、公司治理等,研究成果发表于《会计研究》等期刊。
报告题目:独立董事参加股东大会能提高治理效果吗?——盈余管理的视角
报告人:秦帅博士(中山大学)
时间:2021年12月27日(周一)9:00-11:00
腾讯会议ID:672394395
报告内容摘要:
信息是独立董事发挥治理作用的基本保证,理论界和监管部门普遍致力于增加独立董事信息获取渠道并提高其治理效果。文章以盈余管理程度为例,分析独立董事参加股东大会能够获取更多信息并据此提高其治理效果的逻辑。文章发现:(1)独立董事参加股东大会频率越高,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就越低。(2)机制检验发现,独立董事获取更多信息增加了其后续发表异议意见的概率、次数和严重等级。(3)进一步分析表明,独立董事信息获取能力越强、股东大会信息含量越大,独立董事参加股东大会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就越强。文章从独立董事参加股东大会的新视角,验证了信息获取对独立董事治理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加深对独立董事履职过程的理解,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秦帅个人简介】
秦帅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与会计理论。
欢迎有兴趣的教师,全体博士生、硕士生参加。
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公室
2021-12-24